跟相声比,脱口秀还嫩着呢
前一阵子和朋友录了一期播客,谈到相声与脱口秀的事。时间有限,感觉意犹未尽,于是就有了此文。
我是从当年《今晚 80 后脱口秀》接触的中文脱口秀,再往前也看过一些字幕组翻译的海外脱口秀节目。看相声的历史就更久了,小时候看春晚不提,我大概也是从 05 年前后开始看郭德纲,后来还买过老郭出的一本书《非著名相声演员》。
中学时自己改过和写过相声段子。这个事我在节目里忘了说了。我记得当时应该是初三1的元旦晚会,我综合了刘宝瑞、郭启儒以及郭德纲、于谦(也有可能是张文顺)的《批三国》,愣是把一段对口活给改成了单口。高中时还背过几番八扇屏,当作文素材。
后来接触到王自健的《今晚 80 后脱口秀》,也没有觉得这种形式跟单口相声有巨大的区别,只是感觉内容不太一样。那会儿我知道王自健是「相声第二班」的班主,还曾天真地以为这节目是「二班」的副业。
那会儿如今赫赫有名的诞总,还叫「蛋蛋」,天天被建国欺负,另外还有个蔫儿坏的赖宝。如今十几年过去,赖宝已了结余生,真令人唏嘘。
咋还打起来了
前面讲了,我当初并没有觉得相声和脱口秀有太大区别,它们对我来讲都算是生活的调剂,可能比《读者》《意林》中那些老掉牙的笑话好笑一些。上大学后我就不咋追国内的综艺了,也是后面才知道《脱口秀大会》和《吐槽大会》这两档综艺。我真正开始追《脱口秀大会》应该是第二季,也就是于谦老师和吴昕当常驻嘉宾的那次。虽然我个人并不喜欢卡姆浮夸的演技,但确实觉得其他脱口秀演员跟他差着可能不止一条街。
那时候我可能还比较「天真」,看着于谦老师都跑去《脱口秀大会》了,感觉两个行当是不是能兵合一处、将打一家,搞搞大串联,共同振兴中国喜剧行业。老郭在相声界丢掉的朋友,是不是能从喜剧界其他门路找回来。
结果,很快我就知道,一位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脱口秀演员,跑来骂起了相声……后来查了查这位朋友的资料,丫竟然还说自己曾经是相声爱好者。咱也不知道你都爱好了些啥。
再往后,我发现似乎不少脱口秀演员都明里暗里讥讽过相声,还有说德云社演员剽窃自己段子的。然后就是粉丝也下场了,今天说相声总说老段子,明天批相声只有三俗梗,后天再捧脱口秀是「新兴艺术」,似乎三板斧抡下来,自己喜欢这个东西就能干掉一百多岁的老前辈,成为喜剧新代言人一样。
相声 VS 脱口秀,还真就是「降维打击」
但实际上,脱口秀想跟相声比,根本连门槛都够不到。这个事儿在那期播客里我聊到过,但感觉并不是很条理,也不是很完善。这里就再理一理。
毕竟这套话术我可能还要用好几年。
「演」员
演员,重要是演。但说实话,在绝大多数脱口秀演员身上,我确实没看到「演」的能力。
上一季《脱口秀大会》,笑果把单立人的演员周奇墨请来了。我觉得应该让很多没看过周老板节目的人长了一点见识——「原来脱口秀的表演这么重要啊!」
说实话,我现在已经忘记周奇墨当年讲的段子具体内容是啥了,但他模仿天津大爷说话,真是惟妙惟肖。可能不少相声演员都达不到。
我一直觉得笑果的演员过于注重文本。比如想讲有深度的段子啊,不讲谐音梗啊,之类的。但其实无论是脱口秀,还是相声、小品、情景喜剧,演员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都不仅仅是一段文本,而是完整的演出。如果你只是想以文本来博观众一笑,那么笑果不应该做演出,而是跑去写「笑话大全」。
如果是演出,那包含的东西可太多了:说话的口音、语速、停顿、音量,演员的身体动作、姿态、表情……文本只是其中一部分,可能都算不上很重要的一部分。
电影创作有个「三驾马车」论,是指一部电影共有三个最关键的创作环节:编剧、导演和剪辑。编剧是干啥的?写剧本的。跟演员本身就是属于两个行当的活。到评价一部电影好坏的时候,剧本和演员演技也是分开讨论的。完全没必要强行自己演自己的段子。
我可以理解笑果想把幕后的编剧推到台前,让大家都成为「艺人」。艺人曝光率高,接广告方便。这样大家赚得都多。
问题是,并非人人都能上得了台。
举个例子。笑果有个水平很高的编剧,梁海源。《吐槽大会》有个幕后节目《吐槽吐槽大会》,大概就是当期节目的编剧出来说说对接嘉宾、写段子、做节目的趣事。我发现,许多嘉宾的好段子都是海源写的,创作能力极强。但是他参加了五季《脱口秀大会》,基本上没啥好成绩。
许多写笑果的文章里也提到了这点。我觉得,就是他并不适合上台而已。
于谦老师曾在多个节目里讲过他自己小时候学相声的经历。他说,小时候曲艺团学员班的老师们给他的评价是「蚂蚱脸」,上台演出完全没有表情。私以为海源就有点类似的情况。他已经做了这么多年节目了,道理上讲,面对摄像机应该是收放自如,表情轻松,但直到现在,他在台上讲段子时的笑容都很勉强,似乎是五官硬挤出来的笑脸。
之前杨天真在《脱口秀大会》上也明确说过这一点。杨是老资格经纪人了,捧红了不少艺人,她当时对海源的评价还是挺中肯的。只是后者听不进去。
就表演这件事来说,不光是海源一个人的问题,笑果的脱口秀演员大多都不太行。上台后表情不自然,细碎的肢体动作太多,用长辈的话讲叫「站没站相」。注意,这里不是说不能有肢体动作,而是说不能有细碎的小动作。啥是细碎的小动作?最典型的就是身体左右晃。如果你想象不出来,拿手机录一下自己演讲时的样子就行了。绝大多数未经训练的人,面对镜头时都会有这些毛病。很影响视觉效果。
什么是好的表演?看一下第二季《脱口秀大会》冠军卡姆的表演就知道了。如果觉得卡姆的表演个人风格太强,自己不好学,那去琢磨周奇墨的表演也是很好的。
另外,许多脱口秀演员的面相也有问题。这就是天生的了,跟后天关系不大。我最早并不喜欢听岳云鹏的相声,看过他的演出视频后,我就转变了态度,上人见喜嘛,岳岳一脸喜相,看着就想笑,那当然是说啥都能逗乐观众了。到笑果这,我特别不喜欢看 Rock、海源、杨笠、颜怡颜悦等演员的节目,跟段子内容关系不大,就是面相不好。杨笠早几年有一个「不上清华是不喜欢吗」的段子,当时她演出的时候,满脸凶相,说真的那个段子我觉得还行,如果不看画面大概也是能逗乐我的,至少我是能 get 到笑点的。但一看画面……抱歉我还是关了吧。
海源的问题上面写了。Rock 上台永远满面愁容,无论讲啥都是这样,颜怡颜悦也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。拜托各位我是来看喜剧的,麻烦学学李诞,带着真正的笑容面对观众好吗?
不过,颜怡颜悦那个模仿《闪灵》的那个段子,我还是挺喜欢的。
很像。
说
那为啥不能只「听」脱口秀,不「看」呢?
这是脱口秀演员们的另一个问题了。老郭一直讲,演员「说话不清如钝刀杀人」。这正是我看《脱口秀大会》时的感觉。
我是在一个几乎没有方言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,虽然这些年下来,自己的普通话有点儿走样,耳朵还是很灵的,什么前后鼻音啊,平翘舌啊,大舌头啊,很轻松就能听出来。
绝大多数脱口秀演员,或多或少都有点儿吐字发音问题。我听老郭相声的时候,基本上不用担心听不清,只有遇到个别北京方言词汇时会有理解问题。王自健当年说相声的时候,被无数人吐槽「大舌头」,吐字发音不清,但其实我看《今晚 80 后脱口秀》时完全不需要字幕。到《脱口秀大会》这,我就必须得聚精会神盯着字幕,稍微走个神儿回来可能就听不懂了。
另外一个「说」的问题是节奏。很多脱口秀演员的气口、停顿都有问题,口癖也十分严重。
第二季《脱口秀大会》时,于谦老师曾给呼兰指点过气口的问题。节奏上,我发现脱口秀演员在台上很少能做到张弛有度,经常是越说越快。尤其是场子不热的时候,一个包袱没响,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演员的急躁。
杨笠在某一季《脱口秀大会》上表演说「你知道嘛」,都严重到需要节目组后期帮助消音了。我记得她应该是第二季节目就出来了,只是没有取得好成绩。打那会儿她的口癖问题就存在,到第四季不仅没改,还越来越严重了。我也不知道笑果对脱口秀演员表演的要求是什么,会说话就行吗?
那确实比哑巴拿相声大赛冠军稍微强点。
创作力
这是脱口秀演员和爱好者经常诟病相声的一点。这些人认为,相声演员讲的都是几十上百年的老段子,永远不翻新,跟天天在一线创作的脱口秀演员没法比。包括李诞在内的许多脱口秀演员一直强调,要写、讲自己的段子。
但其实我觉得这事儿本身是不成立的。
老郭有一个「流氓」逻辑,评价演员艺术怎么样,关键是看能不能卖出去票。我寻思这也就是老郭这些年发迹了,德云社不愁卖票了。当初台底下只有一个观众的时候,他绝不这么说。
逻辑虽然流氓,也还是有几分道理的。毕竟演员要靠票钱吃饭。那么,问题就来了:
人家天天讲一百年前的段子都能卖出去票,你这每天累得吭哧瘪肚,赚得还没人家多。为啥呢?是不想赚钱吗?
知乎上曾流行一句话「先问是不是,再问为什么。」具体到这个问题上,相声演员们真的一直在讲老段子吗?
相声演员的创作力
其实并不是。一个相声节目,主要分两个部分。前半部分叫「垫话」,主要是把观众带入到某个情节中。后半部分叫「正活」,也就是节目名。像《报菜名》,垫话就是逗哏和捧哏用几个段子,设计出逗哏要请捧哏吃饭这个场景,然后正活就是请客吃什么,也就是那一大段惯口。
垫话和正活其实都有创新、融入新段子的空间。像德云社每年封箱的保留节目《扒马褂》,根据情节,每个逗哏都是要「退出」,但这么多年下来,大家要「退出」的理由和引入方式都不一样。这就是创新的部分。
正活部分也能搞创新。还是以《扒马褂》为例。正常的节目就是一个一个圆谎,结果到 2020–2021 跨年,孔云龙直接在台上玩了个刨活,差点儿直接给这节目「封箱」了。其实后面圆谎的部分,每一个「谎」都是老包袱,但换了个角度一讲,效果直接炸裂。
其实绝大多数脱口秀节目并没有「正活」,就是一个个碎包袱拼凑起来的东西,跟相声前面的垫话没啥太大区别。阎鹤祥与庞博在 GQ 组织的一次对谈活动中也聊到过这个事;老郭曾说「相声演员如果愿意,每个人都是脱口秀演员」,大概也是基于此。
另外,其实如今也很难定义相声中的「创新」。脱口秀演员口中的「新节目」,可能本质就是个新笑话。但相声演员口中的「新节目」那可就难了。打有相声那天到现在一百多年了,无数优秀的相声前辈们总结出来一大堆节目,什么算新节目?什么算旧节目?这本就不好定义。老郭早年间有一个经典节目《西征梦》,即使在他创作力爆棚的时候,这也算是代表作了。那么,这节目算「新节目」吗?要论起源,它本质上是脱胎于一段传统相声《打白朗》,那历史可早了,清末民初时代的事儿了。但要说是「老段子」,《西征梦》和《打白朗》除了结构上略有相似外,剩下可以说是处处不同。
到脱口秀这,事情就不同了。首先就是少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包袱,那创新速度可不就是杠杠的?李诞讲「每个人都能说五分钟脱口秀」,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,「每个人」和「五分钟」。如果你一段节目只有五分钟,对比二十分钟一段的相声,写起来可能确实也比较容易。
内部梗
但即使是五分钟的节目,脱口秀演员们的创作力,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下降。最大的表现就是内部梗。
以《脱口秀大会》为例,现场气氛固然重要,演员们讲内部梗也确实能获得比较好的票数,但这节目本身定位是个面向大众的综艺节目。观众没有兴趣去知道谁离婚了,谁在后台又有什么事。第四季的时候,我记得某一场比赛,前半场所有的演员都在调侃徐志胜,如果是一个新观众,点击进来,一定会特别疑惑:「徐志胜是谁?」
不可否认,德云社也有内部梗。但是跟《脱口秀大会》的内部梗有两个不同。
第一,德云社大部分节目是面向现场观众讲的,发到网上时定位是「节目录像」,不是「综艺」,这时现场效果更重要,讲内部梗当然没关系。
第二,德云社很多内部梗,大部分时候也只是借了其他演员的一个名字,大部分时候段子的内容换谁都一样。比如一般老郭的专场演出,倒二压轴的一般是高峰的节目,然后最后一场大轴换老郭和于谦老师。老郭时不时会讲一个段子,大意是高峰口条不好,话筒都湿了。但然后点到为止,开始说其他包袱了。
这就没关系了。现场观众上一场刚看完高峰,下一场开头 cue 一下,合情合理。之前《脱口秀大会》最后一集时,王勉会写首歌,把这一季演员的事情串起来,作为一季节目的总结。这也是很好的内部梗。
但现在看第五季《脱口秀大会》,显然内部梗问题比以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吐槽说:
求求脱口秀大会不要翻来覆去再讲“离婚喝酒志胜发型程璐头大”这些内部梗了,我们普通群众的生活这么丰富,素材不是没有,只是感觉在偷懒,希望脱口秀演员们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。
他们哪还有什么生活啊!每天不就是跟同事们泡在一起写稿?脱口秀演员还经常说段子要写「自己的事」。显然,随着节目越做越多,演员、编剧们越来越忙,大家应该真的没太有功夫去「认真生活」了,自然也写不出那些贴近生活的段子。
郭德纲其实现在也有这个问题。名气大了,生活层次高了,自然也就和普通人的生活「脱钩」了。而好段子是需要极为丰富的细节来支撑的,单纯靠想象,最后只能写出「皇帝用金锄头」这种东西。
对,我就是在说颜怡、颜悦那个「女装没口袋」的段子。
老郭有个段子,我印象特别深刻。好像是来自《你本善良》吧,节目中郭德纲的角色设定是一个富豪,在通州有个别墅,晚上回家是:
坐地铁到四惠,出 A 口,过天桥,把我自行车弄回来。我早上是打东边来的,自行车肯定放在北边。我回来,要坐到这,得过去,把自行车扛过来,我再往东边骑……
我初听这个段子的时候,应该还在九年义务教育,当年肯定就当一个普通的段子听了。到后来大学毕业,我成为一名「北漂」,第一份正式工作就在四惠附近,住在通州。然后再想起这个段子,才咂摸出来其中的滋味——每一个细节都对得上,甚至连地铁站出哪个口都非常准确。有了这种细节,段子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,也更加高级。生活在北京的观众,大多都能知道其中的细节;在京外生活的观众,即使不了解这些交通信息,也能 get 到这个笑点。
现在出门豪车开路的老郭,怕是真的写不出这种段子了,只能靠于老师的家人来凑内容了。一样,现在笑果的很多演员,已经丧失写这种段子的能力,只能虚空打靶——比如颜怡、颜悦那和她们那个「女装没口袋」的段子,或者写内部梗。显然,于谦老师「抽烟、喝酒、烫头」三大爱好,要比笑果那群脱口秀演员的「人设」更加深入人心。
老郭其实特别在意这件事。
老郭是一个特别在意也特别善于在舞台上「造人设」的人。早年间德云社还叫「北京相声大会」时,他给当时的搭档张文顺先生的人设是「一字斜肩王」,给当时的合伙人之一李菁的人设是「北京丐帮少帮主」。后来给于谦老师打造了「三大爱好」,给高峰加冕「德云总教习」,然后给几个徒弟也都冠上「×徒」的称号,比如烧饼的「儿徒」、栾云平的「爱徒」。老郭经年累月,在台上反复说,不少观众早就记住这些「设定」,这样内部梗转化为外部梗。老郭每次用这些「内部梗」的时候,一定会先把这些人设交代清楚,让台下不了解的观众也能记住这些设定。
他的徒弟们在用这些称号的时候,也会额外铺垫。第二季《德云斗笑社》,于谦、栾云平、烧饼合作了段新相声《儿徒爱徒》,就是用这些人设编的。后来这段节目还成功上了商演。对比综艺和商演的两版节目,明显能发现,商演版铺垫人设时更加细致,提前交代背景,这样观众就能理解后面段子的笑点了。一个从未听过德云社相声的人,看到这一段,能够迅速了解到三人在德云社的身份以及关系。
但是一个从未看过笑果节目的观众,打开最新一季《脱口秀大会》,面对「志胜发型」「程璐离婚」这种段子,上来一定是特别懵逼的。我记得这一季第一集的时候,程璐有个谐音梗「前七没来,前妻来了」,这个段子我是在微博上看到的,当时就感觉——这一年过去了,笑果宣发咋不长进,还玩这种内部梗呢?
然后本季豆瓣评分只有 5 分,大概也算是求仁得仁?
演出技巧
其实我觉得脱口秀演员写段子的能力是不如相声演员的。这个能力缺陷主要体现在技巧上。
前面提到过庞博和阎鹤祥的对谈。当时庞博问了阎鹤祥一个问题:「相声演员如何面对刨活?」当时这个问题直接给我听乐了。
我在北京看过几次脱口秀开放麦,每次开场前主持人都会强调禁止录音录像,禁止刨活搭茬。后来我就不愿意去了——您这好大的规矩啊!
过去德云社小剧场是完全不禁止录音录像的,老郭这招在当时十分精明,既传播了德云社的相声,又能倒逼演员进步,写新的段子。你的段子让观众刨了,那说明观众比你厉害啊,你凭啥收人家票钱呢?现在听说德云社小剧场也规定不让录像了,但我依然能在网上看到很多演员在小剧场节目的片段,有些还是整场节目都录了,似乎管得也并不严格。
到脱口秀这,禁止录音录像我可以理解为是版权问题,但你连刨活搭茬都禁止了……怕啥呢?演员连这点儿突发情况都处理不了吗?私以为那还是别上台了。我甚至在开放麦现场听过「膜蛤」的段子,作为一个资深……演员那个段子刚开始准备膜的时候我就大概猜到了,果然他最后落到了一个膜蛤的底。说真的,如果是在听相声,我绝对给他刨了。这烂活,一个倒好给喊下去算了。
说回那场对谈节目。当时阎鹤祥说相声有一些处理方法,能让一个段子有多个底。庞博非常吃惊,直说下去之后要交流学习一下。我是大概能猜到阎鹤祥说的,相声里的那些技巧的。
像《打灯谜》《五红图》这些节目,其实完全可以说是没有固定底的,观众能刨十个,演员能编出来第十一个。另外,似乎相声还可以做到任意挑一个包袱当底。郭德纲和于谦老师的相声经常这么干。《德云斗笑社》时,孟鹤堂和另外两位相声演员有一个群口,仨人在台上光靠眼神儿就交流清楚哪个段子当整个节目的底了。说实话,即使他们说了这件事,重看节目,我也没注意到他们是什么时候交流的。
还有一个,相声似乎是有技巧,让观众静静在下面听,不随便搭茬。完全不需要主持人上来喊口号禁止什么。
不知道阎鹤祥有没有把这些诀窍教给庞博。
最后
其实很多优秀的脱口秀演员是相声出身。王自健前面讲过,其实我觉得他说相声比脱口秀要好。现在网上特别火的「艺能人金广发」,是著名相声演员金岩,在上海也有自己的班社。第一季《吐槽大会》时,曹云金上场说脱口秀显然是不输李诞等人的。阎鹤祥参加第四季《吐槽大会》,第一场演出就让观众惊艳,后来一直活到决赛圈。没给冠军我觉得就是综艺安排。
高峰、栾云平和一起庞博做过节目,高老板还调侃庞博,大家都是搞喜剧的,怎么你们说脱口秀的还有提词器呢?
其实脱口秀和相声本就没啥区别,早些年大家也是互不干涉,和平发展。我的目光中,最先看到的就是一些脱口秀演员公开在社交网络上指责相声演员「抄段子」,说相声「没有观点」。
我看过张鹤伦涉嫌抄袭的那几个段子,最接近抄袭的应该就是那个「住地下室」的段子了。我觉得这个段子笑点本身并不复杂,住地下室的段子以前老郭也讲过类似的,只是没提到「喜欢住高层」这个点。但这个点本身也并不难想到,私以为撞梗还是挺正常的。
后来指责张鹤伦抄袭的脱口秀演员 Rock 又一次卷入抄袭风波,只不过这次是他涉嫌抄别人。我抱着吃瓜的心态也看了双方的表演,其实也没啥就是正常撞梗而已。说真的那些段子水平之低,如果我在现场可能都能给刨了……也不知道这帮人为啥老是把这么一点小事搞得如此之大。
至于「没有观点」这个事……算是两道思考题吧:
- 相声真的没有观点吗?脱口秀真的有观点吗?
- 喜剧节目,有没有观点,重要吗?
注:
我小时候是小学初中是「五四制」,也就是小学五年,初中四年,我的初三应该是相当于八年级。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