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联生活周刊》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《21 到 26 岁,她被困在考研考编里的五年》:
接下来,要不要“三战”的问题上,一家人开始出现分歧。爷爷奶奶觉得,两次失败已经足够了,不能把时间全荒废在家里。刘同把这种劝告看作是,他们认为她根本做不到,心里很不舒服。
家里人又给刘同在国外的表姐打电话,表姐和刘同关系亲近,担心她三战压力太大,建议她多朝外面看看。表姐举了很多例子,说明专业和学历在工作里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。刘同说:“那是因为他们有,所以可以不在意。”提升学历成了一个坎,考研也是刘同和自己的战争。
实际上,如果文中的「刘同」在 2019 年毕业后直接找工作,她依然可以找到许多不要求学历和专业的工作,而且到现在可能混得也还不错。
王兴曾在自己的饭否主页上说「2019 年可能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」。那时候正好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后的夕阳,这是个英雄不问出处的行当,大厂里挤满了从「生化环材」这些天坑专业逃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。字节还没有成为如今的超级巨无霸,滴滴还在谋求上市的途中,造车「新势力」们打得火热,教培行业也蒸蒸日上。以「刘同」的学历水平,如果能在 2019 年果断放弃考研,走出象牙塔,来到真实的社会,经过几年的历练和努力,面对如今这样失业大潮,或许也能更有底气一些。
可她就是一门心思想要考研考编。我在大三那年也有过这种想法,后来觉得自己并不是那块料,也无心醉心于科研,就果断放弃了。我有个同龄的前同事,曾评价轰轰烈烈的考研大军说,这些都是本科时水平太差,找不到工作,或者认知不行没想到找工作的。按她的意思,如果一个人本科毕业时有足够的能力找到非科研相关的工作,他在未来几年的工作中,学到的东西一定比在学校里读研更多——毕竟读完研还要出来找工作,而两三年后的世界可能就完全变了。
我深以为然。
显然,从文中看,「刘同」应该是倒在了自己的认知上。和在国外的表姐、以及没有背景的爹妈关系不大。她没有被困在任何地方,只是不想走出房门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