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士胶片模拟有什么独到之处?

要说近几年在社交网络上最火的相机品牌是什么,我想答案毫无疑问是富士。2024 年,富士 X100VI 上市时,首批货有百万人预约抢购,溢价高达五六千块,足够新买一台相机了,号称「电子茅台」。

而富士的独家秘籍,就是它相机内置的独特的「胶片模拟(film simulation)」。

很多人认为,富士的胶片模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在 Photoshop 里拉一下曲线,或者套上一个成熟的滤镜,就能够完美复刻富士的滤镜。

然而实际上,即使不考虑在电脑里做后期更加麻烦这件事,富士的胶片模拟也远没有那么简单,它是富士在胶片色彩调教经验的基础上,玩出来的色彩科学,可以说只此一家,别无分号。

图片来源:Fujifilm-x.com

毕竟网上那么多模拟富士胶片的参数和滤镜,从相机到手机全都有,但依然没能撼动富士的市场地位,硬生生让富士从卷参数的相机市场里,杀出了一条特殊的赛道。如果不信,也可以租台富士回来试试看。

我试过,确实不行……

要想搞明白这套色彩科学的独到之处,或者说为什么别家复刻不出来,得先从富士的老本行,也就是胶片说起。

胶片如何记录影像

胶片这个东西,你看着是已经快被淘汰的东西了,但其实时至今日它依然是顶尖科技产品。尤其是彩色胶片,世界上能生产制造这玩意儿国家,比能造核弹的都少。我国是 1985 年才掌握了彩色胶片的制造技术,是继美、德、日后第四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。主持研发的邹竞是我国首批工程院院士,她去世时,讣告特意用了一张彩色照片,就是纪念她的成就。

邹竞的讣告

有点远了,咱们说回胶片和富士。

胶片是通过化学反应来成像和显色。彩色胶片上,有分别感应蓝、绿、红三色的感光涂层,每一层都涂有乳剂,里面有负责感光的卤化银晶体负责显色的耦合剂,这些成分颗粒悬浮在明胶中。冲洗时,卤化银会被洗掉,呈现明暗信息,耦合剂发生反应形成不同颜色的染料。

胶片原理-中文

具体到实际的胶片产品中,为了更好地吸收光线,彩色胶片往往会有更多的感光层。比如柯达公司 1977 年上市的 Kodacolor 400 彩色胶片,就有 6 个感光涂层。现在大家能买的彩色胶片上,感光涂层只会更多。

![柯达Kodacolor400彩色胶片结构图](https://cdn.jsdelivr.net/gh/p0werdown/imgpost@master/uPic/柯达 Kodacolor 400 彩色胶片结构图.jpg)

按理说,每一种颜色的感光涂层,最好是只吸收对应颜色的色光,但现实可没有那么完美。以富士两款著名的彩色胶片 Provia 100 和 Velvia 100 为例,这是它们的「光谱染料密度曲线 (Spectral-Dye-Density Curves)」,表示的是胶片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情况。

Provia 100 和 Velvia 100 的光谱染料密度曲线对比,图片来源:Imaging Resource

理论上,一款完美的胶片上,三种颜色的曲线不会有重合。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讲,现实中总会有误差,这就会导致照片的颜色不「纯净」,会相互「污染」,这个「污染」程度的大小,从某种程度上讲,也变成了一款胶片的 feature。比如,Provia 100 上两种颜色染料之间的「污染」要比 Velvia 100 多得多。

除了本身特性外,胶片拍完后还要冲洗和显色,这个过程也涉及到十分复杂的化学反应,对各成分含量、比例,反应温度、时间等都有极高要求,稍有不慎就会偏色。这一点,玩过彩色胶片的爱好者应该深有体会。

而这,还只是从宏观层面分析胶片成像的原理,就已经感觉有点儿头大了;如果我们缩小视角,从微观成分去分析具体某种物质的作用,你会发现……更加复杂了。

复杂的胶片成分

我们前面讲乳剂中有耦合剂、卤化银、明胶等等,其实它们都是某一大类化学物质的统称,细究起来,都能拆出来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物质,每一种多一点少一点,都会影响最终成像的颜色。胶片厂商可能还会往里面掺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特殊化学成分,来调整照片颜色。可以说,乳剂的配方都是各个胶片厂的看家秘方、独门绝技。

这个成分变化影响会有多大呢?举个例子吧。2021 年,美国环境保护署(EPA)宣布,禁止含有「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(PIP (3:1))」这种物质的化工产品在美国生产和销售。富士一款叫 Velvia 100 的胶卷中,刚好含有这种物质,但比例极低,小于 0.0003%,大概相当于直径 10 厘米的小西瓜中,有一颗 PM2.5 颗粒。

富士宣布在美国停产 Velvia 100 胶片,来源:Fujifilm

按理说,这么小的比例,应该不会对环境有什么影响,而且似乎即使去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但富士还是很认真地遵守了美国的法案,而且是宁可在全美下架这款胶片,也不修改配方。而且,富士的 Velvia 系列不止这一款胶片,但最终只下架了这一个,说明其他型号的胶片中,并不含有这种物质。

由此可见,即使这不到 0.0003% 的成分,也会对最终成像效果有肉眼可见的影响。但具体有什么影响,也只有富士知道。

而这正是富士能玩转胶片模拟的关键。

Adobe 不懂化学,但富士懂

富士是胶片行业的老玩家,它成立于 1934 年,到今天为止做了 90 年的胶片,对胶片成像的原理和复杂性有深刻的理解。

一方面,胶片成像本身复杂的特性,让 Photoshop 之类的后期软件,很难通过套滤镜和拉曲线来复刻。

滤镜的原理其实十分简单,本质上就是个颜色对照表,把颜色 A 按照某种算法,映射成颜色 B,从而改变整张照片的色彩。

Photoshop 的颜色曲线稍微麻烦一点,但本质上也就是分开调整红、绿、蓝三种色调而已。但我们前面讲过,胶片成像时,三种颜色会相互「干扰」,涂有特定乳剂的感红层和感蓝层,可能或多或少会对绿色光也有一定的敏感度,其他感光层也是一样。Photoshop 是软件,软件根据算法运行的,算法又是人设计的。如果写算法的人都没摸清楚各层感光层成像与显色的特点,那又怎么告诉软件该怎么调整呢?

柯达 Eastmancolor 胶片的组成,图片来源:filmcolors.org

另一方面,胶片乳剂的配方实在是太复杂了,每一种成分都会影响最终的成像效果。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那个例子,不到 0.0003% 的成分能让富士选择直接放弃一个国家的市场。即使我们真的通过某些手段,获得了富士胶片乳剂的详细配方和配制流程,也很难从结果倒推出不同成分与色彩的关系——毕竟感光学和化学还是都是很复杂的学科,即使正着制造彩色胶片都很难,更别提倒推了。

于是又回到了上面那个问题:写软件和做滤镜的人不懂化学,不知道每一个成分是干什么用的、会对最终成像有什么影响,那又如何用算法去模拟出胶片的效果呢?

Adobe 不懂,但富士它懂啊!而且富士不仅懂化学,还懂算法。

富士做胶片模拟,是从 CMOS 开始的。富士的那块 CMOS 上像素排列不是常见的拜耳阵列,而是自己专门设计的。

CMOS 上的光电二极管可以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,负责感应光线的明暗,在这层光电二极管上方,还有一层彩色滤镜,负责捕捉色彩。

CMOS 原理示意图

所谓像素排列,就是指这层彩色滤镜上红、绿、蓝三种颜色的排列。

简单来说,拜耳阵列 CMOS 最小单元是一个 2×2 的矩阵,像素排列是 RGBG(红色、绿色、绿色、蓝色),也就是一个 2×2 的四方格中,两个绿色像素占对角,另外两个像素是红色和蓝色。这种排列方式是柯达公司的员工布莱斯·拜耳发明的,因此而得名。

拜耳阵列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很容易出现摩尔纹。摩尔纹实际上就是两个频率相近的高频信号,凑到一起,相互之前产生干扰时出现的纹路。比如用相机、手机拍电脑屏幕,或者一些非常密集的图案的时候,出现的奇怪纹路,就是摩尔纹。

摩尔纹,图片来源:Wikipedia
照片中的摩尔纹,图片来源:果壳

许多 90 后的童年回忆《冒险小虎队》的解密卡,就是用了摩尔纹的原理来设计的。

《冒险小小虎队》系列的解密卡,图片来源:果壳

为了解决摩尔纹的问题,拜耳阵列会在 CMOS 上再盖一层低通滤镜,过滤掉一部分会引起摩尔纹的高频信号,这样可以改善一些,但代价就是可能会影响成像的锐度,以及一些画面上一些非常小的细节。

顺便说一句,这只是从理论上去讨论的,其实现在用拜耳阵列 CMOS 的相机,也有很多都去掉了低通滤镜。

而富士自己设计的 X-Trans CMOS 是用了一种新的像素排列,这种像素排列最小的单元是 6×6,而且在这个 6×6 的矩阵中,三种颜色排列看上去也更加「随机」,不像拜耳阵列那样重复,这样其实可以就可以降低 CMOS 上像素排列的频率,从而抑制摩尔纹,并且取消掉低通滤镜,获得更好的锐度。

拜耳阵列与 X-Trans 对比

而且,拜耳阵列的 CMOS 每一行或者每一列上,都只有绿色和红色,或者绿色和蓝色两种颜色,而 X-Trans CMOS 上,每一行或者列上都有红、绿、蓝三种颜色,据富士说,这样可以更好地还原色彩——虽然我觉得这个事儿存疑,因为富士的中画幅系列用的是拜耳阵列的 CMOS。

无论是否能做到「更好还原」,但很明显,富士这套 CMOS 是有自己的独特性的。比如,同样在一个 6×6 的阵列上,拜耳阵列有 9 个红色像素和 9 个蓝色像素,而 X-Trans 只有 8 个,这也意味着它对红色和蓝色的敏感度会降低 11%,而且两个红色或者蓝色像素之间的距离也更远一些。

或许,正是这种特殊的像素排列,让富士照片的色彩,从根儿上就与众不同。

另外,这种复杂的像素排列,就需要更好的处理器来解码。所以富也自己弄了 X-Processor 系列的处理器,处理 X-Trans 复杂的色彩信号,并套上自己的胶片模拟算法。这个 X-Processor 处理器也是专门为胶片模拟优化过的,而且富士还刻意让这些算法都只写死在相机里的处理器中,坚决不外泄,这一点在另一件事中也能得到佐证,我们后面再讲。

从算法的角度看,胶片模拟的本质就是拟合,跟和面时「面多了加水,水多了加面」一个道理,可能最终的算法里,有几十上百个参数,这些参数就代表着胶片乳剂与冲洗药液中各种化学成分。工程师们调整这些参数对成像效果的影响大小,来设计胶片模拟算法。可能这个参数大点、那个参数小点,最终出来的模拟效果都会很不一样。而想要总结这一大堆参数,并且规定每个参数的影响大小,就需要十分了解胶片的配方才可以。

那富士可太清楚自己胶片配方里有什么物质,以及这些物质对成像色彩的影响了。研究胶片的工程师们可以据此总结出来经验,然后跟开发相机的工程师们交流,总结出模拟各种类型的胶片的算法。

或许你可能觉得,这不就跟前面提到的滤镜一样,把颜色 A 换成颜色 B?

从某种角度讲,这么理解也没错,但这个转化过程,一定是十分复杂,参数因子特别多,而且计算过程非常耗费资源的。

不然,你想,这个市面上胶片模拟的滤镜,已经比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的胶片都多了。

富士在这件事上非常保守。要知道,富士第一款带胶片模拟的相机是 2003 年出的 FinePix F700,如今已有 20 多年了,前面还有大几十年的胶片开发经验。就这样,富士自己相机上也就只有区区 20 款的胶片模拟而已,平均一年都不到一款。

富士最早带胶片模拟的相机 FinePix 700

这种克制与认真,也不是拉几下曲线、套个滤镜能够比得上的。人家开发了二十年的东西,好不容易熬出头了,哪能让你轻轻松松就追上或者弯道超车?

软件也做不到

我前面写到,富士很小心地把胶片模拟算法保存到相机里的 X-Processor 处理器上,坚决不外泄。我这里就来解释一下。

其实像 Lightroom、Capture One 里都内置了富士胶片模拟滤镜,它们也都能打开富士相机拍摄的 RAW 文件,并且给这些 RAW 套上胶片模拟。网上更是有许多教程,教用户改 RAW 文件的机型信息,让旧款富士相机,甚至其他品牌拍出来的照片,也能套上富士新出的胶片模拟。

但其实吧……如果你真的照着这些方式改过,就会发现,在这些软件上套滤镜出来的照片,色彩跟富士直出的会有不小的区别

富士自己也有一款解 RAW 的电脑软件,叫 X RAW Studio。这是唯一一款能做到给 RAW 套滤镜 100% 还原机内直出效果的电脑软件。

但是呢,这款软件使用条件很苛刻,需要一直把富士相机通过 USB 连接到电脑上,不能只是用软件打开读卡器中的 RAW 文件。事实上,X RAW Studio 在套滤镜时,是调用相机内的 X-Processor 处理器来完成的,你只是在电脑上操作而已。

算法模拟现实是困难的

最后,我想抛开富士,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下,模拟胶片有多难。

抽象来讲,算法模拟胶片,是在模拟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东西,或者说一种审美。

用算法去生成那些我们没见过的东西是非常简单的,宇宙啊,星球啊,这些。因为反正我们也没见过,你做成啥样就是啥样了。

但想用算法去模拟我们熟悉的东西,就无比的复杂,水、冰、火焰、头发……这些我们生活中特别常见的东西,反而是算法难以模拟的。因为我们太熟悉了,算法模拟出来的东西,稍微有点不一样,我们就能立马感觉到不对劲。

熟悉皮克斯的朋友可能都知道,皮克斯特别喜欢在电影上映前后发一些幕后故事做宣传,其中只要涉及到技术的,就是什么土、冰、水、毛发之类的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东西。由此可见,用算法模拟好现实中人们熟悉的东西有多难。

皮克斯渲染《疯狂元素城》时,花了大功夫解决水、火等元素的效果,图片来源:Pixar

同样,胶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就是那个人们相当熟悉的东西。如今的年轻人可能确实没怎么接触过胶片,但年轻人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,他们出生、接触世界的时候,这个世界上就已经有无数胶片摄影时代的经典照片了。在成长的过程里,年轻人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这些胶片照片,审美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。他们早已记住了这种质感,等长大后,接触到相机和胶片模拟,如果一旦模拟的不像,他们可能说不出来哪不对,但很容易就能发现不对

这一点可能电影行业的例子更有说服力。即使进入数字摄影机时代,电影后期也会特意「做旧」画面来模拟胶片感,而且电影模拟起来更难。一场两小时的电影,按 24 帧算,相当于总共有 172800 张照片,要让这 17 多万张图片的色调保持一致,看着就像一卷胶片拍出来的,想想就知道有多困难……稍微有一个镜头不对,数码味出来了,可能全片的氛围就破坏了。

而且,即使是用胶片拍摄的电影,在剪辑、后期时,也要扫描成数字版,然后再「打印」到胶片上放映。这个过程中,后期调色师甚至要深入到去模拟某一款胶片的噪点,让全片看起来和谐美观,又不失胶片特殊的美感。《星际穿越》的调色师就曾在网上分享过这样的经验。


洋洋洒洒写了四五千字,我觉得算是把「富士胶片模拟有多难」这件事浅浅地解释清楚了。我探究这个问题的根源是,许多人就单纯地把富士引以为傲的胶片模拟,当成一套简单的滤镜,或者几个参数,似乎对着设置完,你也能够获得一模一样的效果。

但其实纯粹用逻辑推理也能知道:假如富士的胶片模拟这么容易就被「破解」了,那为什么富士这么多年一直一机难求,溢价严重,停产二手机的价格都比新上市的时候还高?真的只是炒作吗?为什么其他品牌炒不出来这样的效果?松下今年新出了个相机 LUMIX S9,可以套 LUT 直出拍照和视频,按理说可以轻松套上各种各样的胶片滤镜,秒杀富士好几条街,但这个机器上市没多久热度就过去,跌破发行价……

这一系列问题,其实都指向一个真正的原因:富士的胶片模拟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,这是其他厂家无法追赶的。所以,我才想着去探究一下,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个「独到之处」。

我想,我似乎是找到了一点。

All rights reserved
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,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