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妙先生》观后

本来,《妙先生》定档是在 12 月 31 日,在几场点映和提前观影活动后,12 月 30 日,@电影妙先生 官方微博宣布撤档:「星火永不坠落,择日终会相见。」

同时,一些已经看过电影的朋友也吐槽这部电影,大部分集中在故事情节上。在去之前,我已经做好再看一遍《白蛇:缘起》的准备了。

愣是没想到比「白蛇」还差。

2017 年《大护法》公映,看完回来我跟朋友说:「这是一部『金句驱动型』电影。」整部电影,故事支离破碎,角色毫无成长,全靠主角自言自语的「金句」来「引发人思考」,至于情节,就靠进度条往前走。在某一刻,不思凡仿佛突破了广义相对论的限制,让我穿越回到初中课堂上,听语文老师讲「作文必备 100 句」。

到《妙先生》,情况更加严重,男主化身为一台行走的「金句生成器」,从头讲到尾。单是一句「杀好人,救坏人」就翻来覆去重复了十遍左右,堪称不思凡宇宙中的「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.」

类似的说教性台词,在影片中比比皆是,感觉不是在影院看动画片,而是在「逻辑思维」听没一点儿没逻辑的哲学音频课。

更让我失望的是,这堂课,太监了。无论是预告片还是影片的开场,都在反复念叨「杀好人,救坏人」这句话,看起来似乎是想讨论经典的「电车问题」。这个话题应该是比导演李凌霄的年龄都大,我本也不期望他能讲出什么新意,但就这样完整地讲完这个故事,合情合理,我也能勉强接受。

令我意外的是,讲到后半段,话题突变,从哲学问题一下子跳到略带阴谋论的环保问题,看完电影后,我旁边的小女孩跟她妈妈说,感觉上了一堂生物课。

「生物课」部分漏洞百出,故事完全不成立,只说前半节哲学课,也是《妙先生》的宣传重点:讨论「杀好人,救坏人」。

根据影片的设定,彼岸花会腐蚀人心,让普通人变坏人,彼岸花又会寄生在好人的身上。但,何为好?何为坏?《妙先生》中「好人」的标准,可能是参考「二十四孝」和「三从四德」来定义的,哪怕你有一点点邪念,都会遭受彼岸花腐蚀,成为一个十足的坏人。

影片中有一位女子,是彼岸花的宿主,也就是影片「钦定」的好人。她怎么个「好」法呢?丈夫赌博、诈骗,她却仍对其不离不弃,卖身赚钱给他去赌,最后还把所有的首饰给他,让他出门「做生意」,没想到丈夫反手就把她卖给了赌场。这不是个「好人」,明明是个「蠢人」啊。导演把这样的人定义为「好人」,那坚决离婚、独立生活的女性又是什么人呢?

说回所谓的「杀好人,救坏人」,它本身就是一个哲学思辨问题,没有客观意义上的正确答案。面对彼岸花宿主,影片中共提出了三种处理方法:男主的劝说法,女主的屠杀法,以及萧笃的逃离法。

简单介绍一下,男主通过劝说宿主,自愿牺牲自己,从而取出彼岸花,在凑齐 12 朵彼岸花后,拿上一把剑,放到某个湖里,就能得到解决彼岸花问题的终极方法。

相比之下,女主的「屠杀法」简单直接:杀掉宿主,村庄就会变好。

萧笃的「逃离法」是宿主自己选择离开,村庄附近没有彼岸花的影响,人心也就会慢慢变好。本质上和女主的「屠杀法」相似。

抛开萧笃的逃离不提,电影中男女主有大量的台词,在争辩各自的方法,男主说女主治标不治本,女主说男主假仁义。

我本想在影片讨论的基础上,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,但整部影片中,真正在讨论这个经典哲学问题的内容也就这么点儿了,剩下的就是开头讲了一点男主内心的纠结,其深度甚至比不上百度百科相关词条对这一问题的介绍。倒是那句「杀好人,救坏人」的台词反反复复念叨了十几次,听着就让人头大。

除了哲学讨论不够深入外,还有一点也是影片没有讲清楚的:人物背景。 影片中的人,不可能无缘无故做一件事,或者说,角色选择做某件事,一定要有动机。这个动机可以直给,可以让观众自己猜测。影片简单介绍了男主和师父选择掺合彼岸花事件的原因,对女主的背景没有交代,几次观念转变非常直接,剧情全靠她脑回路来推动,此外也丝毫没提她为何不能远离这滩烂事,感觉就是一个变态杀人狂,专为杀彼岸花宿主而来。

有些人可能会争辩说,这部电影可能会有续集,女主的身份和动机可以在续集里面揭露。

这其实是不成立的。一部电影就是一部电影,就要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。你可以给续集「挖坑」,但不能留一个巨大的漏洞。

就拿 MCU 来说,2008 年《钢铁侠》故事非常完整,角色的必要的背景、身份、动机,全部交代清楚,观众无论之前是否看过漫画,都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,电影也非常成功。作为一个系列的开篇之作,它也通过片尾彩蛋以及一系列出场的小角色,出色地完成了挖坑的工作。

相比之下,《妙先生》没有交代女主的背景和动机,这不是在挖坑拍续集,而是坑了续集。观众都不知道这个角色是谁,是来干啥的,能理解故事吗?故事都看不懂,票房和口碑能好吗?于是,影片扑了,续集没了。

从结果看,也确实是这样,经过几天点映之后,《妙先生》最终也确实撤档了。有人猜测撤档是因为审查问题,我觉得,不思凡和《大护法》的影响力,相比娄烨差远了……以为审查老爷天天没事儿吗?

就是故事差,没别的。

前面我说《大护法》是一部金句驱动型电影,这其实还是往轻了说。我甚至不想称《大护法》是一部电影。有人说《大护法》《妙先生》这类电影非常深刻,能引发人思考。

朋友,如果这两部电影能引发你思考,那不是这两部电影有多好,就是你脑子平时太懒不思考而已。

郭德纲曾评价相声「先搞笑吧,不搞笑就太搞笑了」,电影也是类似的道理。一部电影,首先要做的不是什么发人深思,或者介绍什么哲学故事,而是讲好一个故事。

中国动画一直成不了,九年才出了一部「哪吒」,因为什么?没画面?没技术?没深刻?没道理?因为没故事。你现在看《西游记》是因为画面好吗?看《小蝌蚪找妈妈》是要学习做人的道理吗?看《哪吒脑海》是了解哲学问题吗?

不是啊,你看的是故事。

结果,直到 2019 年,我们才真正出了一部故事完整,剧情、角色经得起推敲的电影。高质量的故事也直接从票房上体现出来了:50 亿人民币,中国影史第二位。

2019 年初的《白蛇:缘起》角色全程靠下半身思考,故事「顺理成章」毫无波澜,看得人昏昏欲睡;年底的《妙先生》台词说教,看似深刻的剧情,实际上浅薄得如同雨后的小水坑,丝毫经不起推敲。当年收获无数好评,被各路「影评人」疯狂解读暗喻讽刺的《大护法》,票房都不到 1 个亿,雷声大雨点儿小,甚至还不如「熊出没」这样的年货。

为什么?还不是因为故事差?我们老是在说,我要通过这个电影,讽刺一种什么社会现象,告诉一个什么道理,感觉没有它,中国 14 亿人就浑浑噩噩完全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、不知道这个道理一样。把自己塑造成「救世主」,众人皆醉我独醒,全靠我这部电影来唤醒你们如僵尸般沉重的肉体。

朋友,中国动画不缺深刻和暗喻,缺故事。

最后,再讲一点我的私货,也是关于《妙先生》的。

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特别没有代入感,就感觉,虽然画风是中国画,台词是中国话,导演是中国人,但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故事不应该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。

我们都知道,中国自古以来是个农业大国,中国人善于也乐于种地,水稻都种到月亮上去了。然而电影中说,人们为了采集天价的火蝉蜕,都不种地,也就没粮食了。

这个事就特别违反我的认知。我知道你有点儿架空的意思,但「戏说不是胡说,改编不是乱编」,你讲的是中国古代的事,却说人们因不种地、天天做生意没粮食吃。在古代讲究「士农工商」,种田一直是排第二位,商人卖东西是末流,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。电影中的设定是,老百姓因贪婪,都不种地改捉知了了。虽说「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」,但农业这个基本盘一直都没变。你想让我相信中国老百姓为火蝉蜕放弃种地,光靠这两句背景交代可不够。

影片中,男主要收集 12 朵彼岸花,从剧情中看,彼岸花远不止 12 朵,他杀过的人也不止这些。所以,天下有多少村子受到了彼岸花的影响?彼岸花的影响范围这么广,大家都不种地了,那所谓「一只火蝉蜕换一个月的口粮」,这口粮又从何而来呢?此外,老百姓都不种地了,国家收税怎么办?官府不出面管一下吗?不赈灾吗?

大概这就是让我特别「出戏」、没有代入感的原因吧。

All rights reserved
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,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.